珠海科技学院召开疫情防控日调度会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发布者:后勤处发布时间:2025-10-15浏览次数:10
初审:胡连海 复审:纪东富 终审:赵明静

为切实做好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10月15日下午,珠海科技学院召开疫情防控日调度会,对校园防疫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方壮坚主持会议,三人防疫专责小组、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防疫负责人参会。会议围绕“精准防控、长效发力、督导闭环”三大核心,强调以“清积水、灭蚊虫、强监测”为重点,全方位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复盘工作落实,压实责任闭环

会上,方壮坚副校长首先对10月13日会议部署的防控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复盘,要求各部门对照“服务单位管理”“在建工地防控”“师生健康监测”等七大重点任务,逐项核查进展、补齐短板。他特别指出,要严格执行“14天健康打卡”“每日一见、每日一报”等制度,确保师生健康动态可溯;强化校医室“哨点”作用,落实“逢热必检、逢疑必检”机制,一旦发现疑似症状立即处置。三人防疫专责小组组长潘锋强调,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坚持“立行立改”,从制度完善、流程优化等层面系统解决,形成“督导—整改—反馈”的闭环管理。

聚焦重点环节,强化精准防控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方壮坚副校长明确三大重点任务:一是深化重点场所管理,对食堂、宿舍、教学楼等10类区域开展深度清洁与规范化消杀,尤其针对在建工地、快递中心、卫生间等易滋生蚊虫的场所,实施24小时防蚊措施;二是彻底清除积水隐患,逐个排查天台、阳台、花盆托盘等易积水区域,对暂时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放灭蚊幼剂,并倡导师生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裤、使用驱避剂,从源头阻断传播链条;三是优化监测预警机制,严格落实“每日健康打卡”“14天健康跟踪”等制度,同时加强与属地社区联动,协同开展外围环境消杀。

推动全员参与,构建长效机制

为避免“运动式”防控,学校创新组建“爱卫防疫先锋队”,发动党员干部、师生志愿者参与积水巡查与防控宣传,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群防群控氛围。同时,严格落实“1130行动”(每日1分钟清积水、每周1次大扫除、每日3分钟查孳生地、建设“0蚊”场所),将复杂防控任务拆解为日常举措,推动防控工作从“应急式应对”转向“制度化保障”。此外,学校进一步压实“分片包干”责任,明确每栋楼、每层楼的防控责任人,每日开展两次“地毯式、立体式”排查整治,确保责任无死角。

深化督导机制,保障执行到位

会议强调,要持续优化“专业消杀+自主消杀”双轨模式,定期评估消杀效果,提升防控科学性;对防疫三人专责小组反馈的督导意见,各部门必须“即接即办、即办即结”,整改情况及时回传报备。方壮坚副校长指出,“精准化排查、标准化处置、全校化参与”是“珠科防疫”的核心策略,全校上下需以“钉钉子”精神将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为师生生命健康和正常教学秩序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会议是学校落实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具体行动。下一步,珠海科技学院将继续强化责任担当,织密织牢校园防控网络,以实际行动守护师生健康安全,助力全市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学校组织召开疫情防控日调度会

学校组织召开疫情防控日调度会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方壮坚讲话

三人防疫专责小组组长潘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