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暑热未退,温差较大,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正处于一年四季中的脆弱时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严重的会导致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炎症、溃疡、功能紊乱及胃肠疾病复发等问题。加之,秋燥、秋寒、贴秋膘,中秋国庆小长假等因素影响,秋季一直是胃肠疾病的高发期,下面就科普一下秋季高发胃肠疾病的病因及防治举措。
一、
便秘
燥是秋天的主气,秋燥带来的便秘,大多比较干结,或羊屎状,或便头硬结,严重者排便困难,几天不排便,还会伴有腹胀、口臭、肛裂、痔疮、排便带血等症状。
防治建议:
肠燥便秘防治包括饮食、运动、按摩、排便习惯及生活习惯等。如改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胡萝卜、红薯、香蕉),多饮水(白水、梨水、蜂蜜水、柠檬水),减少肥腻辛辣食物,多锻炼(增加胃肠蠕动运动),晨起或睡前顺时针按摩腹部等。
二、腹泻
秋风起天渐凉,病菌繁殖快,传染病高发,是急性肠胃炎、病毒性肠胃炎多发季节,还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水等症状,究其原因大多和“病毒、饮食、受凉”有关。
防治建议: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保持室内良好空气流通,避免腹部着凉。治疗原则为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根据以上原则,病情轻,无明显脱水可居家服药,有意识补充水和电解质。
三、消化性溃疡病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常与季节、饮食不当有关,症状表现为节律性和周期性上腹痛,还包括反酸、胃胀、嗳气、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和穿孔,长期胃溃疡还可能发生癌变。
防治建议:
合理饮食是防治溃疡病的基础,其他如良好生活习惯,维生素补充,饮食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烟酒刺激等都是预防之道。当溃疡病伴消化道出血,如便血、黑便、呕血时应禁食,及时到院治疗。
四、胃肠功能紊乱
季节交替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不同,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痛和不适、上腹胀满、早饱、恶心、嗳气等;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大便次数与性状异常的腹部不适或腹痛等。
防治建议:
避免摄入寒凉的食物,以温热食物为主,避免腹部受凉,饮食干净卫生,提高抵抗力。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可通过针灸、按摩等中医外治方式进行治疗,促进气血运行,有利于缓解症状。
五、胃肠疾病复发
9-10月份是慢性胃肠疾病复发高峰期,主要是气温下降,人体受冷后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粘膜损伤,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下降等。
防治建议:
做好保暖工作、合理饮食,注意避免各种不良因素对胃肠的刺激(如因需必须服用刺激胃肠粘膜药物,可选择饭后服用)。一旦出现胃肠病复发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到院治疗。
总结提示
▶防寒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特别是患有慢性胃炎人群。
▶积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注意劳逸结合。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调理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影响胃肠。
▶科学饮食:清淡为主,避免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少吃煎炸、烧烤、刺激性食物,忌食生冷、油腻、过硬食物,尤其胃肠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