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和检验大学生自救互救能力与水平,12月21日,由珠海市红十字会联合珠海市教育局举办的“百安杯·2024年珠海市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我校雅韵楼音乐厅成功举办。广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林彬,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曹国希,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志英,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晨芳,市政协科教委副主任吴锡钦,市卫生健康局三级调研员李晓晏,团市委副书记孔军亮,市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李建华,以及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方壮坚,副校长、老年大学校长孙巧耘等领导、嘉宾出席本次大赛。大赛吸引来自全市9所高校,以及澳门红十字会代表队共10支队伍同台竞技。
应急救护大赛开幕式合影
林彬对我校在应急救护方面的课程设计、师资建设、学员培训等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对参赛各单位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继续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动员人道资源和力量;三是聚焦聚集新时代困难群众的要求,加强公益项目管理和创新;四是充分利用天然地理优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参与港澳台人道事务合作;五是继续保持大赛的优良传统,持续推进急救教育进校园的工作,以赛促建。
广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林彬讲话
孙巧耘代表学校对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她指出,2023年11月珠海科技学院被教育部列入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学校成立了急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部门积极推进急救教育工作,充分整合校医、体育科学学院和健康学院的教师作为学校开展急救教育工作中坚力量。与珠海市传统美德促进会合作开展师资培训,有30名老师取得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脏复苏急救导师资格证。积极与珠海市红十字培训中心合作开展四期学员急救教育培训活动,共有142名师生员工参加并通过考核获得培训证书。学校高度重视急救知识宣传工作,通过网络平台制作急救教育相关推送、视频,开设6门应急救护课程。在教学区、办公区、图书馆、食堂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配置8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为师生的健康保驾护航。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积极从组织架构、师资培养、学员培训等方面努力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校园氛围,提升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此次大赛特别邀请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的青年队伍加入,同时集结了全市9所知名高校的力量,涵盖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暨南大学珠海校区、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珠海科技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珠海艺术职业学院,10支队伍同台交流,切磋技能。大赛采用主题演讲+场景演练模式进行比拼,十支参赛队伍根据抽签顺序及场景完成相应的应急救护技能操作。参赛队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实操技能,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生昂扬的精神面貌和技能水平。我校派出的参赛队伍由健康学院5名学生组成,张颖老师带队。在场景演练环节中抽中的题目是运动伤害现场,需要对心搏骤停、右大腿中段闭合性骨折、左脚踝关节扭伤的三名伤员进行应急救护。比赛中,队员们默契配合,从现场秩序维护、人员分工安排、现场应急救护处置、患者情绪安抚等每一步都以高标准完成。在主题演讲环节,以“急救技能会于心,守护生命践于行”为题,现场以“什么是幸福?”为切入点,结合真实案例阐述了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不断演练和实践方可做到急救技能会于心,守护生命践于行。在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以积极奋进、努力拼搏的精神和高质量的急救场景演练展示,在比赛中取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同时,我校在承办本次大赛中表现突出,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大赛获奖名单
我校参赛队伍比赛现场
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志英为“二等奖”队伍颁奖
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为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方壮坚代表领奖
领导、嘉宾与参赛队伍合影留念
通过此次应急救护大赛,加强了与上级部门及兄弟院校的沟通交流。我校将继续加大应急救护普及力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其科学避险、自救互救及综合应急处置能力,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珠科力量。